繼上一次完成了鳳梨椰奶雪酪之後,購買整箱還剩下的自然農法金鑽鳳梨就按照我原來計畫來做鳳梨果漿~~
提到鳳梨果漿的吸引力,我個人覺得吸引我的程度大大勝過鳳梨果醬 (雖然兩者只是濃稠度上的差異) 。
繼上一次完成了鳳梨椰奶雪酪之後,購買整箱還剩下的自然農法金鑽鳳梨就按照我原來計畫來做鳳梨果漿~~
提到鳳梨果漿的吸引力,我個人覺得吸引我的程度大大勝過鳳梨果醬 (雖然兩者只是濃稠度上的差異) 。
不曉得大家對印度菜的印象如何? 印度菜對我而言,常是剛入眼時,看來簡單、平凡的讓人不做過多的期待,但一旦入口後,常有的是對那看起來一整個單純的黑黑、黃黃、紅紅料理,驚艷地呼喊起怎麼這麼好吃!
在周末空閒的時間,去試試一些餐點健康的蔬食和特色的餐廳,是我的興趣之一。
傳統上在台灣吃蔬/素食常常會是因為宗教的因素。但在國外,很多人是因為健康或是環保因素吃素,在歐美這樣的風氣已經蔚為潮流好一段時間。歐美國家吃素,有分為可以吃蛋奶素食的Vegetarian 和嚴格遵守純素主義,蛋奶和任何動物製品都不吃的Vegan。算一算西式Vegetarian食物進到台灣應該有將近20年的時間,而最近2-3年以中心理念是”愛護動物” 的Vegan 潮也在台灣越來越興盛。其實不論是Vegetarian 或是Vegan, 我覺得因為做出來的食物也都很好吃喔~,第一次在國外吃到時還真打破我對素食的既定印象,所以現在找好吃又健康的食物”蔬食+美食”也會是我搜尋的關鍵字。
隨著數周以來新冠肺炎的疫情升溫,很多人減少外出訪友,以及聚會,無法像以往想去哪就去哪、以及對生活上的未知,真讓人感覺有點悶,也造成不少人的緊張感。不過,這時候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大大的放心去,就是走進山裡,去吸讓人放心的清新氣息,去看讓人放鬆的整片綠,同時還能練練防禦病毒的抵抗力!
對於吃,不知道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的培養,我對於”吃”這檔事,一直具有高度的興趣。記得大學的時候,總喜歡有空就往巷子裡面鑽,因為當時活動範圍常在台大、師大一帶,在那邊的巷子裡總是會發現一些特別的店。在部落客和社群媒體還未發達的年代,每次走過巷子發現有趣的店,或是報紙上報導的小店,我總是會記錄在我的筆記本上,要找天來試試。 而我試過以後推薦給朋友的,大家也都很稱讚,似乎也變成了朋友間的餐廳達人。
前一陣子和朋友聊天時聽她說,她67歲的媽媽最近過斑馬線時,常會差點跌倒。後來才知道是因為老化,腿部肌力不夠,過馬路因為有時間限制,常需要跨大步些才能快速通過。但小腿肌力不夠,跨步不穩就會跌倒。
其實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常聽說,因為自己和同學朋友身邊的長輩,隨著年紀增長,漸漸遇到這樣的情況。